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大乘五蕴论丨我们刹那变化的心,都有哪些状态?

上海玉佛禅寺 2023-12-06 14:42:53

经云:一切诸行,皆悉无常


在这个世间

没有哪个事物是永恒不变的

包括我们的内心

这也是三法印中所说的诸行无常

今天,我们跟着上海玉佛禅寺继续修学《大乘五蕴论》

看看我们刹那变化的心

都有哪些状态?

行 蕴

行蕴—心相应行蕴—遍行心所

前几期讲堂,我们学习了色、受、想三蕴法的内容,接下来是五蕴中的第四个蕴,行蕴。

行蕴从法相的数目上是五蕴中最多的一个蕴,共七十三法,需要我们一步步来学习。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大乘五蕴论》

“行”在佛法中的含义是迁流、造作。

所谓迁流,即变化流动,也就是无常的状态,一切有为法都是具备迁流性;造作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是诸法都是因缘和合造作所生,二是心法能够造作诸业。

行蕴”,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内在身心乃至周边一切具有造作及迁流变化属性现象的聚集。

行蕴包含两大层面,心相应行蕴与心不相应行蕴。

心相应行蕴是除受、想心所之外的各类心所法;

心不相应行蕴则是基于色法、心法、心所有法而分别假立的一类法。

心所法

云何名为诸余心法?谓彼诸法与心相应。

——《大乘五蕴论》

“诸余心法”,也就是佛法中一般意义上的“心所有法”。

有情众生都有八识心王,而从属于八识心并且能够相应而起的,则是心所法。

心所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内心的各种活动状态。

心所与心法存在以下三种关系:

1、恒依心起,心所无法独立生起,须依于某个心王方能生起;

2、与心相应,心所从所依、所缘、行相、时、事五个方面与心王同步相应;

3、系属于心,心王为主,心所为辅,心所会配合心王来完成各种内心的造作活动。

心所列名

彼复云何?

谓触、作意、受、想、思;

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信、惭、愧、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

贪、瞋、慢、无明、见、疑;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

恶作、睡眠、寻、伺。

是诸心法:五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是善,六是烦恼,余是随烦恼,四是不决定。

——《大乘五蕴论》

在心相应行法(心所)中,一共分为六大类。

其中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五个,善心所十一个,烦恼六个,随烦恼二十个,不定心所四个,总共五十一个法相,基本包括了一切众生内心的各种活动状态。

释遍行义

遍行,就是周遍通行,是一种普遍性,包含四个方面。

1、遍一切性,无论善、恶、无记,此五遍行心所都能够与心同时生起;

2、遍一切识,有情众生皆有心识,即眼等八识,遍行心所能与诸识共同生起;

3、遍一切地,众生因业缘故,轮转三界九地,而遍行心所通于一切界地处所;

4、遍一切时,无论过去、未来、当下,遍行心所都可以与心识相应而起。

遍行心所,一共有五个法,其中受、想二心所因特殊业用而单独摄为受、想二蕴,因此这里只讲到触、作意、思三个心所

触心所

云何为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

——《大乘五蕴论》

遍行心所中第一个是触心所,触是接触的意思。

我们在认识各种事物时,需要各方因缘的具足,才能完成认知的过程。

第一步需要根、境、识三法和合,如眼根、色境、眼识,此三法和合之时,触心所能够因此生起,同时又会加强根境识和合的力量,从而引发后续的受、想、思等心理活动。

触心所如同接通电源一般,使得机器处于待机并即将工作的状态。

作意心所

云何作意?谓能令心发悟为性。

——《大乘五蕴论》

作意心所,是一种让我们内心“警觉”的心理作用。

虽然根、境、识相接触了,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不处于警觉注意的状态,便无法去真正缘取境界。

现实中,我们经常能够体会到心不在焉的状态,虽然我们看上去身处一种环境中,但心思并不在事物身上。

当我们的心处于心事重重的情况时,基本上会很难去获取相应的外境信息,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就无法看到事物本身的相貌。

所以需要“作意心所”的作用,让心“发悟”警觉。

除此让我们注意力集中之外,作意还可以将心识引向所缘的对象上,比如在上课时将耳识引向具体的言语声响,而不仅仅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我们的心识在平时总会处于一种不明觉的状态,如果心力不足,便会经常走神,心念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需要安放的事物上。

心如果无法对要了解的对象意念集中,也就很难生起后续的反应。作意心所可以说是我们清楚认知外境的重要心理条件。

作意心所也类似拍摄照片时,需要对拍摄对象对焦精准,才能按下快门记录画面,否则都是失焦模糊。

思心所

有句话叫心动不如行动,这里决定我们付诸行动的内心力量就是“思心所”。

思心所是行蕴中心法的重点内容,也是决定我们意志的重要心理作用,可以看做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相关经典中,直接将行蕴的核心指为思心所。

如《杂阿含经》云: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

由于思心所擅长把我们的心导引到所缘境,从而含摄长养诸行,因此佛陀便以六根对境之后所生的思心所(六思身)作为行蕴的上首对象。

云何为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俱相违,令心造作意业为性。

——《大乘五蕴论》

思心所所对的境界大致有三类——

所谓“功德”,就是通过清净善业感召的顺益境;

“过失”与功德相对,是通过不净恶业感召的损害境;

“俱相违”就是中性无记业所感召的不动境。

行蕴具有迁流造作之义,而造作义便主要体现在“思心所”上,思心所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心去造作。

思心所可以说是一种内心决定的动态过程,能够让内心在面对各种所缘境后造作意业。

《大乘成业论》中讲到思有三种:

1、审虑思,在面对外境时,首先要审查思虑各种事相因缘;

2、决定思,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不论是为是否,都会得出决定的结论;

3、动发胜思/做事思,内心决定之后,便会以动身、发语的身语二业两种形式来行动,真正从内心的谋定转成外在的具体造作。

从三业的角度来看,身、口二业属于思已业,意业属于思业。

内心的想法会通过身、口等形式造作出来,但是这里的根本在于内在的“思”,一切善业、不善业、无记业都会受到思心所的推动作用从而被造作出来。

思心所便类似汽车的动力系统驱动车子驶向某个目的地,也驱使我们去造业感果。

遍行心所是有情众生认知事物并决定行动的心理要素,我们依于这些心所的作用在世间生活,满足最基本的生命需要。

作为佛弟子,我们在修学了遍行心所法义后,不能仅仅当作佛法知识来看,更要与自身结合起来。

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观心如何运作,观照到自己内心的真实状态和想法,也正视自己的每个抉择是如何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切勿随波逐流于自身的习气,尽可能地造作清净善业,减少染污业行的滋生,把握好修善断恶的主动权。

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