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真正看懂了《六祖坛经》,依之而行,受用无穷

上海玉佛禅寺 2023-12-11 15:21:32

很多人初识佛法时

都会被其中的智慧和慈悲所摄受

但发心修学却又不知从何入手

故玉佛讲堂根据净慧长老所编纂的

《在家教徒必读经典》一书

推荐十部在家居士必读经典

本期一起来读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缘起

唐乾封二年,在广州法性寺,两个僧人正在争论“风动还是幡动”,惠能的一句“仁者心动”,惊骇众僧,声名就此显扬。

后来,应韶州韦刺史之邀,惠能大师开坛讲法,而这次讲法的内容,就被六祖惠能大师门下弟子收录在了这本《六祖坛经》中。

这部《六祖坛经》里,不仅记载了六祖的生平事迹,还有给予多位门下弟子的精妙启示。也是唯一一部,由中国僧人撰述的,被称为“经”的佛教经典,其重要性由此可见。

净慧老和尚曾说,《六祖坛经》是佛法的一个大宝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也是指导我们人生生活的宝典。只要用心阅读,就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体会。若能真正吃透这本经书,然后依之而行,可以说学佛的大事就完成了。

渐悟与顿悟

禅之一门,有顿有渐。《六祖坛经》里说得非常清楚,所谓南顿北渐。北即以神秀大师为代表的北宗,主渐悟,就是重功夫,先有功夫后有见地。南即指以惠能大师为代表的南宗,主顿悟,重见地,先有见地,再一步一步地修,一步一步地做功夫,所以叫顿悟渐修。

神秀大师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就是做功夫。惠能大师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完全是见地上的话。

但是,无论是渐是顿,两者都是要达到同一个目的,就是把功夫与见地统一起来,既有功夫又有见地。特别是到了现代,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碰撞,需要把禅与生活更加贴近,在修行上不走弯路。在座上和座下,时时刻刻有观照,时时刻刻磨练自己的身心,能够这样去做,就能把功夫与见地逐步地结合起来。

真正看懂了《六祖坛经》,依之而行,受用无穷

《无相颂》与中道

净慧老和尚还重点推荐《六祖坛经》中的《无相颂》,不仅是学,更要背诵下来,就可以在生活中、修行中来加以运用,受用无穷。


向上滑动阅览


《六祖坛经  无相颂》

(一)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常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这两首《无相颂》,归根结底,首先是教我们破执,破除偏向一边的执著。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偏执一边了,那就不合中道。如果你合乎中道,就没有执著了。执著从对待中产生,自他是对待,人我是对待,是非是对待,有无是对待……《六祖坛经》里指出有“三十六对法”,“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也就是说,把这三十六对都很好地运用了,就能破除这些执著。

所以,六祖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重点不是否定菩提树,也不是否定明镜台,而是要我们破除执著。

“执著”就是在事物的本身以外人们强加上去的种种分别计执。如其本来地认识一切事物,那就是中道。我们强加在那个事物上面的种种的分别计度,就是执著,不是如其本来,所以它就是执著。把一切事物上因人们的妄想而附在其上的执著去掉就是中道。

真正看懂了《六祖坛经》,依之而行,受用无穷

但破执不是目的。佛法不破世间相,破执是指我们在修证上的一种境界,一种体验,一种对法的认可。于法认可了,达到这种境界了,还要入世度生。菩提道路还漫长得很。所以从大乘的角度,从禅宗的角度来讲,出世是为了要入世,要度众生。破执实际上就是出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入世后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入世还要修行,也就是禅宗经常讲的“保任”。因为要到八地菩萨才不会退转,八地是不动地。保任什么呢?保任你那个正念,使你不会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失去了你的正念,不会在生死当中被生死所转。照管好自己,调伏妄心。在我们没有大彻大悟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正念,明明朗朗,清清楚楚。

真正看懂了《六祖坛经》,依之而行,受用无穷

对这种境界有一个概括,就叫“轻安明净”。就是说修行人一天24小时能否做到身体轻安,心地明净。我们修道的人做到轻安明净了,初步能够做到这一点,哪怕仅仅是一分钟、一秒钟做到这一点,你就要抓住它,不要放过它,要好好保任它、保持它、照管它。

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在家居士必读的十部经典

《随念三宝经》《八大人觉经》

《吉祥经》《善生经》《优婆塞戒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贤菩萨行愿品》《金刚经》

《心经》《六祖坛经》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