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大乘五蕴论丨​喜、怒、哀、乐,这些不断生起的心念是如何产生的?

上海玉佛禅寺 2023-12-14 15:06:55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起心动念

喜、怒、哀、乐也总是不由自主地生起

哪怕是入睡了

心念也仿佛永动机一般

不肯停止运作

 

那你有没有想过

这些感受、情绪、观念

是如何产生的?

 

本期讲堂,我们继续修学

《大乘五蕴论》

一起探索微妙的内心世界




受、想二蕴




前两期讲堂,我们了解了关于色蕴色法的大致法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修学五蕴中的受、想二蕴。


受 蕴


五蕴法中,第一类色蕴是与物质现象相关的法,而余下的四蕴,则都是关于有情众生的内心精神方面。


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


乐谓灭时有和合欲;苦谓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谓无二欲。

——《大乘五蕴论》


受蕴,简单理解就是感受的聚集。


我们不管见到了什么,又或是听到了什么,都会生起相应的感受,哪怕是无感,其实也是感受。


当遇到喜欢的事物,心中便无比地渴望拥有,当遇到厌恶的对象,便会想尽办法去远离。


感受,可以说是我们内心对于外境的一种最直观的表现。



佛法中用“领纳”来定义受蕴,领纳指的是领受纳得。


这里涉及到内心生起感受作用的机制,即我们首先要生起注意力,在感官与外境相接触时,比如眼根见色境,耳根听声境等等,从而才能产生相应的分别了知,在初步感知形成后,我们的心便会决策出一种判断,就是对某个事物的喜好或厌恶,也就是相应的各种感受。


受蕴的领纳特性,还能将所观察到的境界相状“摄为己有”,便会产生是“我在感受苦”、“我在感受乐”的认知结果。


在十二因缘中,便有受支,所谓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众生的贪爱、执取、造作诸业都可以追溯到受心所的产生。



○乐 受

受蕴粗分有三类,一是乐受,就是在某种顺益可爱的境界结束时,内心中生起希望能够持续之前的境界,乐受是相对轻松、舒适的感受。


乐也可分世间乐与出世间乐,世间乐主要以五欲六尘作为贪着的对象,而出世间乐,则是禅定境界中远离染心的清净法喜。


○苦 受

苦受,就是身心在面对某种违损不可爱境界的生起时,便希望可以脱离摆脱这种境界,苦受往往让人觉得煎熬和不自在。


常见的苦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八苦



一切众生都有离苦得乐的内心需求,没有谁愿意身处痛苦的环境之中。


然而即使满足了一般的世间安乐,如果不明佛法正理,则很难知晓真正的苦乐,最终又会流转到轮回的痛苦之中。


所以佛法是希望众生能够真正地解脱诸苦。


○舍 受

不苦不乐,就是舍受,是相对平淡的一种内心状态,于身心而言,既没有逼迫的苦受,也没有舒悦的乐受。


受蕴展开来讲,又有五受之说,苦、乐、忧、喜、舍,苦、乐是身体上的感受,忧、喜则是内心里的感觉,舍受是一种通于身心的相对不明显的中性感受。



虽然从形式上,受有三类、五类乃至无量种类,但是从本质上观照,如四念处中提到的“观受是苦”,苦、乐、舍受,其实都是苦的不同表现。


四圣谛中的苦谛,便指出有情众生的生死业果核心是苦。


所以不论外界如何渲染,我们都要警惕不要被世间欲乐牵引,而忘记了轮回的苦因苦果。



受蕴是五蕴中讲好色蕴后的第一类心法,同时也是心所法中遍行心所之一,加上受蕴的特殊功能表现,足以看出感受对于我们的身心影响是非常大的。


通过看我们对外在事情的反应感受,也是检验我们的修行是否得力。


想 蕴


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

——《大乘五蕴论》


五蕴中第三类蕴,就是想蕴,是有情众生具备的一种重要心理功能。想蕴,简单来说就是各种想法,但又不仅仅是说心里在想的念头。


佛法中认为当我们的心在面对各种境界时,会针对境界取种种相,而且取相的力量相较其他的心理作用更为强盛。



此中取相的意思是,好比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朵时,不仅仅是眼里看到了花,心里也会生起花的形象。


同时会对花的颜色、种类、状态都有所确定,并且我们在看花朵的时候,心里会明确认为我是在看花这个东西,而不是在看其他的事物。


乃至于之后再次看到同类的花朵时,都能与此次看花联接起来,会一下子现起对这朵花的了解。


除了视觉之外,其他各种感官也都能在心里生起相关的相。



想蕴除了能够取各种境界的相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建立名言概念。


我们生活在世间,从小到大,会发现有各种概念充斥在我们周边,我们认知万物的方式,我们与他人交流,我们自我思考思维,都是需要以概念作为基底方能实现。



《瑜伽师地论》中举出有两类想:


1、随觉想,这是人类有情乃是天人等众具备的以语言概念来思考的想


2、言说随眠想,这是类似婴儿在还未学会语言前乃至动物们的想,此类想无法建立在语言概念的基础上,相对接近本能上的感知。


所以,想蕴从建立名言概念这个层面,是推动世间众生在语言沟通、外在行为和起心动念上的重要因素。



然而,概念名言虽然方便了众生在世间的种种业果,但在佛法看来,概念也把众生的心捆绑于三界之内。


佛法修行,也是要让我们不要被世间的种种概念名言所局限。


禅宗讲不立文字,也就是让我们不要对世法概念过于执着。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试想,想蕴的生起是要依于诸根境识的和合,而诸根境识本就是性空不实,那么依于缘起假有的事物所生起的相,自然更是妄上取妄。


故而经典中说:“一切诸世间,皆从妄想生。”世间法都是属于有为法,而有为法的特性就是虚妄不实。


也是因为妄想不断,有情众生无法显现本自具足的清净佛性。


《大毘婆沙论》云:受能发起爱诤根本,想能发起见诤根本。



受蕴和想蕴可以说是贪欲、邪见烦恼的根本,虽然从各自所包含法的数量上看,是五蕴法中最少的两类法,都只是心所本身,但是就众生内心层面的具体活动,却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特别列为二蕴。


我们平时在生起种种感受或想法时,不论是喜欢的,或是不喜欢的,当我们沉迷在受蕴、想蕴带来的境界时,往往心就随境转变而不自由,所以要心如明镜,照破内心的妄念。



修行就是修心

这不是一句空话

只有明白了心是如何运转

看到这是心的虚妄迷执

并时时反省自己的心念

以佛法正见来净化自心

才可以真正做到观心自在


(未完待续)

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