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重兴寺院,诸艺奇绝,他说这些不过一场游戏

苏州寒山寺 2023-08-10 08:14:50

近代寒山寺史上有一位奇僧——大休上人。

寒山寺曾多次受到战乱与火灾的波及,1923年,大休刚接任住持时,这所古老的寺院还远未恢复元气,庭院衰颓,香火寥落,仅靠零星几位僧人勉强维持。大休全力投入到寺院重修中,很快让寒山寺焕然一新,规模俨然,“有屋四十间”。

修葺房屋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儿来?大休的办法是到上海售卖书画——他极擅绘画,工于山水,格调超逸荒寒,不殊八大山人,画石更是“奇诡恣肆,得未曾有”。民国时期江南一带寺院选来悬挂的作品,往往就出于他笔下。

《申报》发布过一则大休为寒山寺募款售画的广告,落款处有“吴昌硕、康有为、王一亭、周梦坡、马企周同启”等字样,可见时人对他书画水准及募修之举的肯定。

这些名流并非信口鼓吹,他们的欣赏与尊重都相当真切。广告登出的前一年,康有为往苏州游历时,还曾为大休募修寒山寺藏经楼一事写下诗歌:“曾踏天台入化城,寒山频到听钟声。大休又饶丰干舌,更建经楼续国清”。毕竟身为“奇僧”,大休在教界内外都博得过不少关注的目光。


大休之奇,奇在他修道极早,参学极诚。他1870年生于四川仁寿县,十三岁时就决意弃俗出家。巴蜀地区自古以来丹道兴盛,大休得地利之便,先在峨眉、乐山一带学道四年,很快又被佛法吸引,十七岁转投新都宝光寺剃度,法名演章,成为临济宗“演”字辈僧人。

六年修学后,他离开四川,用二十余载时光朝礼三山五岳,各大丛林,在交通极不便捷的时代,仅靠一杖一履,足迹遍布十六省。行脚的云水生涯,使他越发悟入禅理,歇心自在。

大休之奇,奇在他性情不羁,清逸洒脱。初接触他的人,几乎会疑心他不像一个和尚。他平易近人,很少谈论高深的义理,生活不拘小节,无所禁忌。悠然自得,也让访者在不知不觉间有所得。且与常见情形不同,洒脱的性格并未让他懒怠于庶务,大休处事极有章法,不独于寒山寺有重振之绩,先后历任几处道场,都称得上一句“住持有功”。

大休之奇,奇在他聪敏过人,诸艺并佳。他善书,善画,善诗,善琴,在浙派古琴的传承史上也是位重要人物。在他那里,才情从不是修道的障碍,而是基于“诚意功夫”的一场生命展演。他将禅心寄托于艺术,在艺道上走向极致。一笔一弦,信手拈来,无非般若。

大休之奇,还奇在他视死生如无物,自坐化若归家。他在木渎天马山开凿生圹,于崖壁上题“大休在”三字,并为自己写下了相应的祭文、墓志铭等。1932年的冬天,大休安排好后事,便入山圆寂,离世前尚欢笑如常。他留给世界最后的定格如此潇洒自若,像一只蝴蝶顺着风的方向轻盈展翅,印证了他的联语:无大无小无挂碍;自休自了自安排。

积年涉世,才识拔萃,大休上人的一生是一部厚厚的书,而在最后,他只用“游戏”一语为自己作结。生,不过是一场游戏,死,也不过是一场游戏。游戏中,现法味。

大休上人自祭文(节录)

曾记昔年,少小离家,痴心好道。初修丹法,继入禅门。法悟三乘,故一尘而不染;游完五岳,知四大以皆空。由是诗酒徜徉,和光混俗,吴头越尾,长作句留。无党无徒,孤高独立。佛也不礼,魔也不降。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由是晨兴夜寝,渴饮饥餐,荏苒光阴,春秋六十有三矣。自寒山交替,归隐洞庭,身经两世太平,得享一生清福。现前曾称长老,在处无不逍遥。正宜寿享遐龄,谁意竟萌归志。

……

想世界功名富贵,好似春月秋花。黄土一抔,埋没了多少英雄将相。但我休公俱当别论。想是乘愿再来,特现身而说法。功行圆满,即撒手以归西。自休自了,明去明来,足可称扬,无当悲悼者。

……

休也一生游戏,画也游戏,文也游戏,至死亦一场游戏。此文信笔草草,聊以自怡。经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生死本无,迷人妄执为有,虚生恐怖,颠倒梦想,致成烦恼生死,为一大忧患。苦哉!悟无生忍,得大解脱。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