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龙宇翔:弘法济世 树立高尚的公益慈善观念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2022-04-01 10:23:02

中国佛教推崇慈悲精神。慈悲一词出自佛典,《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是爱众生而随时愿意给他们提供快乐和幸福,悲是爱众生而随时愿意救其离苦。这种对一切人都愿意予乐拔苦的精神境界便是慈悲。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就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中国佛教以诸佛、菩萨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和学习修持的榜样,也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最高愿望。

有学者总结过佛教慈悲理论的特色,一是在于菩萨的大慈大悲,即慈悲的对象遍及一切众生,延续是为久远。二是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慈悲的最高境界在于消除自我和众生之间的对立与隔阂,没有任何亲疏、爱憎之分,慈悲是无限的。三是慈与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佛教认为,慈从悲来,悲必为慈。一个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痛苦,也就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只有慈悲相连,才能产生予乐拔苦的践行和作用,可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佛教的慈悲理念是,帮助他人以不需要任何条件为前提,不需要考量其中是否有利可图,是否得到回报。正如《金刚经》所说:“菩萨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无我,才能无往;因为无往,才能无限。

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此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譬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和孟子也曾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孔颖达疏《左传》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业”;又曰:“慈为爱之深也”。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有解释道:“慈,爱也”,“善,吉”。一言以概之,长辈对晚辈的爱就是慈,同辈之间友好相处就是善。总之,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佛教的重要伦理准则和理想价值观念,鲜明地体现了佛教的人文精神。

从社会发展的视角观察,我们会发现佛教的慈悲理念是维护人类生存的智慧表现,对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首先,佛教慈悲理念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符合人性的本质和要求上。可以说佛教提倡的慈悲理念,符合人性的弱点与优点共存的本质、去恶从善的要求、离苦与乐的愿望,以及平等博爱的追求。提倡慈悲理念,必将有助于发扬团结和互助友爱的精神,有助于实践无私奉献,济世利人,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等美德善行,有助于社会公德的完美与职业道德的提高。其次,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虽然当今世界总体来说是和平的,但是种族、宗教、地区的冲突此伏彼起,恐怖主义活动猖獗,核扩散问题形势严重,人类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为了消除对人类和平、安全的威胁,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坚决措施。就思想文化方面而言,以关怀、尊重生命价值为基础的佛教慈悲理念,实是一种跨种族、跨宗教、跨国界的博爱文化、和平文化和安全文化,有利于调整人的观念,进而在行动上维护和平与安全。再次,有助于生态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佛教强调宇宙万物的不可分离的依存性,佛教慈悲理念主张尊重他者、尊重异类、尊重动植物的生命,反对滥杀滥伐和任意糟蹋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若将佛教平等慈悲理念应用于生态学,无疑将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生态伦理学,进而也必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佛教的慈悲观对发展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有着很大的启示。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中国正处在社会发展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益慈善事业任重而道远。中国每年有近8000万困难群众需要救济,有6000万残疾人需要实施救助,还有多发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灾难。特别是世界上绝对贫困的评价标准逐步提高,中国贫困人口还有扩大的趋势。要解决好这些群体面临的困难,不仅需要政府财政加大投入力度,而且需要公益慈善机构积极参与、发挥作用。作为社会公益慈善组织的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关爱互助的传统美德,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和向社会奉献爱心为宗旨,积极组织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开展捐资助学和扶贫济困等爱心公益活动,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推动爱心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所开展的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活动,与佛教的慈善理念是一致的,比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来自两岸四地的高僧大德汇集于四川成都,共同为地震遇难同胞诵经祈福,祈愿灾区人民摆脱灾难,重建家园;祈愿受伤者脱离危险,早日康复;祝愿死难同胞亡灵早得超度,早登极乐。同时,佛教界还积极捐款捐物,支持灾区抗震救灾,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而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天即向灾区紧急捐赠了药品和衣被,并积极组织发动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为灾区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支持灾区抗震救灾。在扶贫济困,发展慈善事业上可以体现出,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所从事的爱心工作与佛教慈悲为怀、广播善举的理念是密切相联的。

近年来,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始终关心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和民生事业,委员会的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基层,了解当地的教育状况,相继为全国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泰国、尼泊尔等周边国家捐资援建了六百余所爱心学校,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四川、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湖南雨雪冰冻灾害地区、甘肃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和其它遭受洪灾、旱灾的地区举办爱心赈灾活动,累计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三亿多元。在捐款过程中,委员会始终坚持三个“一分钱”的原则,即委员会对捐款不截留“一分钱”,全部捐赠给受捐地区;委员会领导和工作人员到受捐地不花当地政府“一分钱”,所有吃住行费用自行承担;委员会要求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对捐款必须严格监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挪用“一分钱”。这三个“一分钱”原则,凝聚了委员会全体同志对贫困地区的深切关爱,也充分体现了委员会心系群众、不计得失、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佛教的慈善表现为“贫穷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给予医药,无护者为作护者,无所归者为受其归,无救者为作救者”,体现在于无声处助人,孜孜不倦诲人。而爱心是人间真情,爱心是和谐之声。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佛教的慈悲理念,大力营造公益慈善的文化环境,树立高尚的公益慈善观念,扩大公益慈善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公益慈善的救助效率,使我们的爱心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惠及更多的地区和群众,为推动爱心公益事业发展,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主席 龙宇翔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