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梵音 视频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四一)

中华网佛学综合 2025-09-09 08:59:26

原文: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意哀之,欲求其生。

嘉善,现在浙江嘉善。支立之父,支立他爹,是刑房吏,是司法部门的。无辜,囚犯是无辜被冤枉的。重辟,极大的罪,极刑死罪。意哀之,欲求其生支立之父很同情他,想要给他平反。

支立之父也是个善人,要不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不是他断的案子,被冤枉的人多了,干嘛非得救这个囚犯呢?

 

原文: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其妻泣而听命。

这个囚犯跟他老婆说,支公愿意帮我,我们没有什么能回报的,明日你把他带到家里,你以身事之,就是用你来回报他了,支公或许会真的帮我,说不定我可生还。

囚犯心里没底啊,支公真的会帮我吗?他肯不肯使劲儿呢?不送点东西,人家能答应办件事儿吗?囚犯犯的是死罪,是被冤枉的死罪,所以求生。他老婆哭着就答应了,可能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而且如果不这么做,自己老公就死了。

 

原文: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

支立之父到了他家里,在吃酒的时候,他老婆就把这个意思告诉了支立之父支公肯定不干,他如果干了就没有子子孙孙的福报。卒为尽力平反之,支公全心全意、竭尽所能去平反。

 

原文: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

囚犯出狱了,夫妻登门叩谢说,您的德晚世所稀,现在很少;您没孩子,我有一个女儿,送给您为箕帚妾,这是谦称,意思是不值钱,就是打扫卫生的,像簸箕一样、像扫帚一样,不值钱。

古时候不是一夫多妻,是一夫一妻多妾。妾是不值钱的,可以买卖的。妻是名门正娶。想休妻就很难,想休妾那是很容易的。妾叫纳,给点彩礼就行了,在古代这个礼是可通的。

礼是什么?礼是为社会服务的。现在一夫一妻,以前孩子上户口必须有结婚证,现在可以没有了,意味着孩子他爹是谁不重要,或者孩子他妈是谁不重要。在古代,纳妾的礼是可通的。孔子他爹69岁娶了个18岁的,但没有这个婚姻,就没有天不生仲尼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老天爷就是让孔子这么来的。

 

原文: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这就是支立。支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弱冠20中魁,举人第一名。官位翰林孔目,意味着支立中了进士,意味着支立福报很大。

支立生支高,支高生支禄,皆贡为学博,孙子,重孙稍微差一点是贡生,就是袁了凡最高的那个职级,出贡,贡为学博,就是当教书先生,是国家的教书先生。曾孙禄生大纶,登第大纶又考中了进士。也就是从支,到支,到支,到支大纶,四代人之中两个进士、两个是贡生,一门都是读书人。而支他爹以前只是个刑房吏。积善,就是让自己的子子孙孙享受福德。

 

原文: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

我删了一部分,可能有一半,其他的就不讲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大家回去可以自己再看《了凡四训》,重点在于后面要讲的。前面袁了凡通过这些例子告诉你,祖上积德,子孙享福。所以你也可以认为叫因果通三世。

 

原文: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

这些都是,问题是怎么深辨?怎么知道这个是真的?怎么知道这个是满的?怎么知道这个是大的,不是小的?

如果你不懂背后的东西,这个真假端曲阴阳是非都觉得难以适从,无从下手。其实,背后就一个——“知行合一”。前面讲的那些故事,就是一个知行合一;后面讲的真假端曲,就是详细的讲“知行合一”。

往期回顾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一)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四)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五)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六)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七)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八)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九)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一)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二)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三)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四)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五)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六)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七)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八)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十九)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十)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一)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二)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三)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四)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五)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六)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七)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八)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二九)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零)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一)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二)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三)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四)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五)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六)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七)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八)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三九)

许方勇解读《了凡四训》(四十)

  责任编辑:勉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