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讲的是修心,袁了凡把它变成了做事也可以。你能做到后面袁了凡说的,也难能可贵,但只不过孔子说的先难而后获,指的就是格物致知。
原文: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江西有个姓舒的老先生,把两年的束脩,就是两年教书的收入,代偿官银,就是救了别人,全人夫妇。这个就很难了,他两年的工资所得。两年如果一年10万,两年20万全部拿出来,成全了别人,全人夫妇,就是让这对夫妻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平安归来了。
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邯郸姓张的一位先生,把自己十年的积蓄做了赎金,救了一个人的妻子。这也很厉害了,自己十年的积蓄,这是难舍处能舍也。
孔子说的“先难”,指的是修心,不是袁了凡举的例子舍钱。当然,这是善举;但还是问你的发心,而不在于事情本身,舍两年或十年的钱财去做这个事,背后的起心动念是什么?
如果你就是一个慈悲心、恻隐之心,那是积福报。如果你背后带着目的、带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做这个事儿,那是造孽,看着好像是积福其实在造孽。
我们要不要学?知行合一。比如你要捐所有的财产,如果良知告诉你捐,你就捐;良知告诉你不捐,你就不捐,完全听良知的。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