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讲此心未忘,就是你没有做到三轮体空,你一直在说我的,我的希望小学、我的布施、我的救助对象。黄金万镒,福不满也。镒是重量单位,就是两,1镒是20两(还有一种说法是24两),就是几千斤的黄金。比如你捐了1000万,但你老惦记着这1000万是你做的布施,那福不满,你积的这个福没那么大,如果你再发心不对,连福也没积,还造孽。这是半和满。
原文:何谓大小?
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箸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
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
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来看大善和小善,说白了还是心,这个说的更直接,就是直接告诉是你的念。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卫仲达据说是宋朝的官员,在做馆职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文官、文职。被摄至冥司,就是在阴曹地府了。这就我说的为什么把《了凡四训》中很多给删除了,因为这些说起来神神叨叨的,但是保留了两个,后面还有一个,因为很能说明问题。
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主者可能就是阎王爷或者谁,让冥司的工作人员拿来两个东西,一个是记录卫仲达善的卷轴,一个是记录恶的卷轴。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箸而已,就是把记录卫仲达善的、恶的卷轴拿过来,盈庭,把房间都堆满了,是很多了,记录恶的卷轴多不胜数;善的卷轴仅一个,如箸而已,箸就是筷子,就像筷子那么细,善就很少啊。
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结果拿秤一称,堆满房间的那些记录恶的这些册子反而重量不如这一根筷子一样的记录他善的册子的重量重。卫仲达说: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我还不到40岁呢,我怎么会这么多恶呢?
往期回顾